赵武灵王的英年早逝,成就了两位秦国人物的辉煌。一个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——秦昭襄王,另一个便是六国的噩梦制造者——白起。白起,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他最令人恐惧的地方在于,关于他所带来的恐惧,没有任何言辞可以准确形容。与他交手的敌军几乎无一幸免,而死者永远无法述说他们的故事。
据统计,死于白起之手的六国将士,数量高达120万至160万之间,震撼人心。即使将春秋战国时期所有名将的歼敌数量加起来,也未必能与白起的屠杀数量相提并论,甚至放到两千多年后的现代,白起的战果也几乎无可比拟。若结合当时的背景,战国时期总人口不过两千万,其中壮年男丁大约有四百万。换句话说,在白起的战场上,至少三分之一的壮年男丁死于他的剑下!这简直是个令人无法置信的天文数字!
这样的存在,如同古代神话中的“阿修罗”。阿修罗在佛教中是一位凶猛的战神,专为战争而生。用阿修罗来形容白起,似乎再贴切不过了。中国历史上,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将军像白起一样,将“将军”这个职业发挥得如此极致和纯粹。他不仅不懂政治、外交,更无心儒家法家的道理,他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为了杀戮,深深植根于秦人彪悍与残暴的基因中。从一个普通士兵,到秦国的无敌统帅,白起一步步走上了战场的巅峰,他的成就超越了任何历史人物。即便是古罗马的凯撒与汉尼拔,也难以望其项背。即使在未来的岁月里,白起的战功恐怕也无人能超越。
展开剩余71%白起的一生,几乎就是一部充满血腥的杀戮史。在那个血腥的年代,杀一个人你是凶手,杀一百万个你便是战神,若杀尽一切,你便是神!然而,即便如此恐怖的白起,也最终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。他并非败于敌人的铁蹄,而是败给了自己。因为,杀戮者最终会被人所杀,尽管他是六国闻风丧胆的恐怖人物,秦国人心中的英雄偶像,最终依然无法逃脱这一宿命。
白起的本名为公孙起,出身没落的贵族家族。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,贵族子弟必须依靠军功来上位,因此,年轻时白起便选择参军,立志恢复家族的荣耀。起初,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军官,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残酷的战斗方式,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。那么,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士兵,是如何在秦军中一路高升的呢?
答案很简单——杀人。在商鞅制定的军功爵制度中,只要斩获敌军首级,就可以获得爵位和土地。这种制度激发了秦军将士的战斗欲望,斩首数越多,晋升就越快。对于白起来说,他的“杀敌数”几乎是无可匹敌的,他通过不断的战斗,稳步晋升,最终成为了秦国的顶级将领。
在秦国,军功爵是士兵们的奋斗目标。爵位不仅带来丰厚的经济和政治特权,还意味着巨大的社会地位和尊荣。而这也让秦军变得异常残酷。为了获得更多的战功,士兵们在战场上变得更加拼命,甚至为了保护战友而更加勇猛。商鞅的严苛制度,虽然加剧了秦军的暴力与血腥,却也让秦国的军队变得异常强大。秦国在战国时期发动了93场战役,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其他六国的战争总和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白起成为了当时战场上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。他不仅善于指挥大规模战斗,更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敌军的核心力量,从而迅速取得胜利。白起凭借着超凡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,迅速在军中崭露头角,并获得了“左庶长”的重要职位。他的升职速度令人惊叹,但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。白起的才华和残忍,使他逐渐成为魏冉等权臣的心腹。
当时的秦国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,尤其是齐国与楚国的争斗让局势异常复杂。正是趁着敌国的领导层更替,白起获得了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。在公元前294年,他带领秦军迅速攻占了新城,成功切断了韩国和楚国之间的联系。这一仗,令白起名声大噪,也为秦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。
从那时起,白起成为了秦国军事体系中的重要人物,凭借着超凡的战功和迅猛的晋升,他成为了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。在白起的带领下,秦军屡次在战场上大获全胜,逐步逼近了统一六国的目标。而这一切,都始于他那一场场令人胆寒的歼灭战——那是他用鲜血和死亡雕刻出的辉煌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喜网-配资官网平台-配资炒股官网-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